今年5月,長沙礦山院與萬寶礦產有限公司成立了“長沙礦山研究院有限責任公司-萬寶礦產有限公司采礦與安全聯合實驗室”,聯合實驗室首批科研項目為“萬寶礦產剛果(金)露天礦山安全高效開發利用關鍵技術研究”,項目包含了萬寶礦產剛果(金)海外子公司的6個露天礦山。
由于露天礦山地表土體-風化層較厚,巖石風化破碎嚴重,邊坡巖體順層結構面發育,斷層構造復雜,水患十分嚴重,其中2個采場旱季涌水量共達3.2萬立方米/天。目前,已揭露的4個采場中出現了不同程度的垮塌滑坡現象,其中一個采場出現了8萬立方米的滑坡災害和多處潛在滑坡。礦區雨季*大日降雨量達243毫米,接近特大暴雨降水強度,露天采場生產技術條件差,面對惡劣的條件,項目團隊潛心攻關,盡一切能力確保礦山安全生產。
項目要求技術團隊要在9個月內完成對6個露天礦工程現狀、生產工藝、爆破振動等現場調查及基礎數據收集工作,并形成6個露天采場的*終研究報告。研究任務繁重、內容復雜、時間緊迫,與此同時,剛果(金)正值第三波新冠疫情“德爾塔病毒”暴發,形勢十分嚴峻,為了確保項目如期實施,礦山院智能礦山事業部派出由黨員王飛飛、馬增與骨干王少林組成的青年團隊,前往非洲剛果(金)礦山現場開展工作。
在工作現場,為了能夠順利與當地工作人員進行交流,項目團隊利用休息時間查詢學習法語與斯瓦西里語的常用語句,盡力克服語言障礙。面對剛果(金)地區嚴重的新冠疫情和極為強烈的紫外線以及*大風速可達75千米/小時的漫天風沙,項目團隊在做好防護措施的前提下,全身心地投入到開展現場調查取樣、采集技術參數等工作中去。
面對礦山地質、水文、環境等復雜條件,礦山院領導高度重視項目進展及員工的生命安全,成立了由多名*教授組成的國內技術團隊,通過網絡連線多次為現場項目團隊提供技術支持,解決現場的技術難題,為項目研究把好關。礦山院智能礦山事業部黨支部書記、常務副總經理林衛星和總經理助理歐任澤也前往非洲剛果(金)項目現場慰問一線職工并提供現場技術指導。
在非洲礦山一線,面對語言障礙、生活物資匱乏、惡劣的工作環境、高溫和疫情的多重挑戰,為了能如期完成現場工作任務,為業主提供高質量的服務,礦山院黨員發揚艱苦奮斗、敢于擔當、沖鋒在前的作風,秉持“一天也不耽誤、一天也不懈怠”的企業精神積極開展工作。礦院人將堅持“礦山科研國家隊、礦業工程生力軍、檢測服務排頭兵”的戰略定位,發揚扎根一線的優良傳統,積極承擔起服務好業主的國企責任,著力打造海外礦山科研項目標桿,為海外礦山安全高效開發提供優質服務,助力海外礦山企業實現綠色、安全、高效、可持續發展。
本文轉載自中國有色網,內容均來自于互聯網,不代表本站觀點,內容版權歸屬原作者及站點所有,如有對您造成影響,請及時聯系我們予以刪除!